2025年1月,华东医院第六批援滇医疗队进驻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后,聚焦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在技术引进、规范诊疗、人才培养等方面精准发力,一系列扎实成效让边疆各族群众切实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带来的实惠。
技术突破补短板急危救治显成效
医疗队结合景谷县实际医疗需求,靶向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在耳鼻喉科领域,团队成功为一名罹患复杂鼻窦肿瘤的患者实施高难度“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这是医疗队带来的众多“首例”手术之一。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感激地说:“是上海专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目前,景谷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已成功开展全内镜免充气经口甲状腺切除术等30余项高难度新技术,复杂疾病处置能力显著提升,让更多患者无须长途转诊即可获得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关键在于‘时间窗’。在景谷县本地规范化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手术,能显著缩短患者转运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医疗队队员介绍道。2025年以来,急诊冠脉介入手术已成功救治多名急性心梗患者,标志着景谷县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实质性跨越。
规范诊疗建机制学科建设上台阶
医疗队深入调研当地疾病谱特点,协助医院建立健全规范化诊疗体系,推动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优化慢性呼吸道疾病诊疗全流程管理,顺利通过国家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认证,成为当地呼吸疾病诊疗的“标杆科室”。
“华东专家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更系统规范了酒精性肝病的诊疗路径。现在我们处理这类本地高发疾病更有章可循,患者管理也更科学。”景谷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说。在医疗队帮扶下,消化内科设立酒精肝专病门诊并引入肝脏硬度检测(Fribroscan)技术,精准诊疗水平显著提升;普外科推广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优化急腹症诊疗流程,缩短患者康复周期,系统性规范建设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传帮带”育人才科研义诊惠基层
医疗队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将人才培养作为帮扶核心任务。通过常态化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以及手把手手术带教、设备操作指导等形式,重点提升当地医务人员在微创技术、急危重症抢救、冠脉介入等领域的实践能力,着力为景谷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本土医疗骨干队伍。“跟着上海专家学习,不仅学到了新技术,更掌握了科学诊疗思路,现在面对复杂病例也能从容应对了。”景谷县人民医院一名年轻医生感慨道,带教模式让当地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科研与义诊方面,针对当地高发的酒精性肝病,医疗队带领消化内科依托规范化诊疗基础启动科研项目,已建立500余例患者的研究队列并收集相关样本,为探索适合边疆民族地区的肝病防治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医疗队深入景谷县6个镇、4个乡开展“健康惠民基层行”大型义诊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和健康知识送到偏远村寨群众身边,有效缓解了基层“看病难”问题。
据悉,第六批医疗队帮扶期间累计接诊患者3000余人次,开展手术800余台。自2022年3月华东医院与景谷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多批医疗专家接力支援,持续助力提升边疆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牟艳侯希迪记者:沈浩
审核:李兴文
股票配资博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